首页

搜索繁体

第二百二十三章 产期

    港城跟特区紧挨着,往来也就不到一个小时,周德林来一趟也不算麻烦。不过,他在特区有自己的家,不可能一直在这,只能上午来下午回去了。

    周德林打开包,里边除了吃的就是小孩的衣服玩具一类的,程淑英只看了眼,又开始絮叨:“你买这些做什么啊,早就备好了。”

    周德林有些尴尬,道:“多买点,有备无患嘛。”

    他突然觉得自己在这有些多余了,心里无奈,但也没办法。毕竟他已经另外成家了,前妻跟女儿这边自然疏远,已经好几年没怎么见过面了。

    在屋里坐了会,也就徐柠跟周德林有些共同话题了。两人聊的内容,不外乎特区那边的情况。

    “现在特区那边发展是真快,一年一个样。我刚去的时候,都还是荒地呢,好多真的是村子。现在一瞧,都是高楼大厦,比沪市的楼都新,都好看。”周德林感慨道。

    他现在只要碰到外地来的亲友,必谈这些,在这年代的人眼里,经济发展的怎么样,就是看盖的楼够不够高。

    “能不新吗,几年前还是小渔村呢。”徐柠笑道。“不过我觉得,什么时候制造业都是基础,特区的企业发展怎么样?”

    “好着呢。”周德林点点头,道:“政策好,还有很多港商过去投资,现在那企业真是成片的往外冒。年前的时候,特区的证券交易所开了,你知道吧?我买了一千多股股票。这东西以后发展起来不得了。”

    “呦,刚发行的股票,买到可不容易吧?”徐柠说道。

    “那可不,花了大力气了。不过这买的值,价钱都涨一半了。”周德林笑道。

    “股票这东西有涨有跌的,不过您的这些有纪念意义,就算跌了也别卖,保存一些年都能收藏了。”徐柠说道。

    “我知道,我也就看看情况,不缺这点钱。”周德林答道。

    他现在身价也不低,几百万是有的。他经营的还是那家包装厂,现在不光做纸箱,还做饮料瓶跟易拉罐,别小瞧这些,利润率比很多人想象的高得多。比如易拉罐,这东西能做的厂子不多,利润率百分之十几。

    现在公司年营业额好几千万,一年利润也有个四五百万。徐柠的股份占多数,但周德林一年也能拿到近百万。

    “哎,我听说好多企业都在往苏联那边做生意,赚钱的很,你消息灵通,觉得怎么样?”周德林突然问道。

    “您也知道?”徐柠有些好奇道。

    “怎么不知道。像什么吃的穿的都有,我就认识很多私营企业老板往那边发货的,然后拉回来物资,那叫一个赚啊。”

    “这事啊,您还是少掺和,而且您这又不生产物资,想做买卖都没办法吧?”徐柠说道。

    “我知道,是有朋友跟我联系,想跟我一块去苏联倒腾物资。挺熟悉的朋友,也是京城的,跟我是高中同学。他在东北那边有关系,能帮忙把贸易渠道打通。”

    “我觉得还是算了吧。”徐柠依然是摇头,道:“您想想。这事不用想就没那么简单,赚钱容易,风险也大啊。你现在又不缺钱,干嘛趟这浑水呢。”

    “哦。你说的也对。那就算了。”周德林点点头。